Workflow
科学家提出全气候电池设计框架
科技日报·2025-11-09 09:11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学家提出一项创新的全气候电池设计框架 有望让锂离子电池在宽温域范围实现高效 稳定的电力存储 [1] 锂离子电池现有技术短板 - 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难以全功率运行 在高温时可能发生爆炸 [1] -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介于-30℃—45℃之间 [1] - 电池在低温下性能会衰减 高温下容量与稳定性双双下降 极大限制了其在太空等极端环境中的应用 [1] - 现有系统依赖的外部加热或冷却装置笨重耗电 需频繁维护且效率低下 [1] 创新设计框架与技术特点 - 新设计在全气候电池内部集成加热元件 使其能在高温环境安全稳定工作 并可借助自发热机制应对严寒环境 [1] - 电池内部加热结构采用厚度仅约10微米的镍箔 [1] - 加热功能完全由电池自身供电 几乎不增加电池的重量或体积 [1] - 通过将热管理功能内置 显著节省了电池系统的占用空间 摆脱了对外部温控设备的依赖 大幅简化了系统结构 [2] 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 - 新设计使电池可靠运行的温度范围扩展至-50℃—75℃ 适用于传统锂离子电池难以胜任的场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