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11月3日—11月9日)
国际金融报·2025-11-09 12:50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系列活动 -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成功举办多场金融分论坛,包括“金融助力全球经贸发展”、“航贸金融支持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和“金融支持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1][2][3] - 论坛期间多家大型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并发布新产品,例如中国银行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交通银行发布“交银航贸通”平台并启动“数字航贸”生态联盟[1][2] - 中国工商银行在分论坛上发布了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BRBR普惠涉农金融服务倡议、“数智单证”全球贸易金融服务体系及通汇“一带一路”服务方案等多项成果[3] 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中国银行在进博会发布“中银环球薪”全球发薪产品,提供一站式跨境发薪解决方案[7] - 上海银行携手科技公司推出首个支持完整沪语交互全链路的AI应用,聚焦智慧养老金融服务[7] - 上海农商银行发布“鑫易鲜速达”与“鑫易百币通”两款跨境汇款新品,以数字化服务助力企业[8] - 建设银行发布《企业出海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构建“融智+融资+融商”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四大支柱护航”和“三大核心赋能”[10] -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落地首单“浦科积分贷”,基于市科委“沪科积分”为企业定制方案,单户授信最高提升30%[19] 金融市场开放与基础设施完善 - “互换通”新增华泰证券、上海银行、星展银行(中国)三家报价商,进一步丰富参与者结构,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21] - 上海清算所加入“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BRBR),该机制目前有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家成员单位和观察员单位[13] - 上海股交中心完成首单跨境份额质押登记业务,为有限合伙份额的跨境转让提供保障[20]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落地市场首单境外及自贸区投资者跨境外汇交易同步交收代理业务[17] - 全国首批4家外资银行(汇丰、渣打、富邦华一、南洋商业)接入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15] 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 - 浦东新区首创“数据互联”气候投融资项目贷款,已为25家中小企业提供约3499万元金融支持[16]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开立首单分离式涉外保函,为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的绿色能源项目提供金融支持[23] - 全国首单“数据资产助力产业园区科创企业知识产权ABS”在上交所成功簿记,支持中小微及科创企业发展[18] - 上海期货交易所修订发布《上海期货交易所国债作为保证金业务指引》,自11月4日起施行[6] 政策动态与监管导向 - 上海市委金融办联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债券市场“科技板”配套政策座谈会,旨在促进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5] - 证监会明确“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六方面重点任务,包括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和扩大制度型开放[26] - 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自12月1日起实施,共六章三十五条涵盖做市业务全过程[29] 行业统计数据 - 2025年9月末上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总资产余额28.59万亿元,同比增长6.25%,不良贷款率0.92%[30] - 2025年1—9月上海辖内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2503.53亿元,赔付支出累计829.19亿元[31] - 2025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3948亿元,货物贸易顺差19213亿元,服务贸易逆差3520亿元[32] - 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