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一个湾区 同一个梦想——写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之际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9 13:27

十五运会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 [4] - 三地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通过"机制创新、联络协作、信息共享"搭建高效合作体系 [1][14] - 创新建立"1+4"联络机制,国家层面设立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粤港澳层面建立4个常态化机制,形成分层对接、全域覆盖的沟通网络 [15] 赛事组织与创新 - 十五运会是全运会历史上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 [15] - 遵循"广东为主、港澳优先"原则,击剑、场地自行车等香港优势项目安排在香港,乒乓球、女排等热门项目安排在澳门 [15] - 推出跨境公路自行车赛"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新举措,参赛运动员6次无间断通过三地口岸,全程"无感通关" [14] 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 - 释放"体育+"乘数效应,"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旅游"、"体育+城市更新"推动形成赛事赋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7] - 在十五运会带动下,广东地区全民健身氛围浓郁,2025年以来运动消费用户数同比大幅增长 [28] - 广东将办赛和营城结合,推进街区改造、绿化美化、照明优化等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将赛事"短期保障力"转化为城市"持久发展力" [29] 基础设施与科技应用 - 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不新建任何大型场馆,不新建"全运村",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超过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 [31] - 十五运会首次实现在深海海底直接采集圣火"源火",将可燃冰、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与深海探测关键技术深度融合 [33] - 人形机器人"夸父"以矫健流畅的动作完成火炬传递,展现科技创新硬实力 [35] 全民健身与群众参与 - 十五运会共设有群众赛事活动23个大项、166个小项,预计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25] - 从5月到11月,有上百万人参与到群众赛事预赛和"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中,实现"月月有比赛,全程不断档" [27]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体育场地35.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7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1平方米 [29] 区域协同与未来发展 -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串珠成链,广深港高铁"公交化"运营,"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生活圈"从蓝图走入现实 [34]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落地实施,"粤车南下"香港政策发布,药品器械互通、职业资格互认、187项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34] - 粤港澳大湾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已超越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湾区第一梯队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