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期货市场动态 - 咖啡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美国C型咖啡期货(KC.NYB)在10月23日盘中一度达到437.95美分/磅的历史新高,截至11月8日报388.38美分/磅,近一年涨幅达118.57% [2] - 价格上涨受市场因素与天气意外共同驱动,包括巴西等主要生产国因干旱、暴雨及霜冻导致减产预期,以及受欧盟"零毁林法案"影响部分贸易商加速囤货 [3] - 至11月7日当周,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货累计上涨4.94%,咖啡"C"期货累计上涨4.30%,同期其他软商品如原糖期货下跌2.08% [2] 咖啡豆供需基本面 - 全球阿拉比卡咖啡面临结构性矛盾,USDA预计2025/26年度全球产量较2018/19年度历史最高产量630万吨低47万吨(-7.5%),而需求端因现磨咖啡消费快速增长持续旺盛 [3] - 除阿拉比卡豆外,食品行业常用的罗布斯塔咖啡豆期货价格也累计上涨约60% [3] - 产量占比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加剧了供应紧张局面 [3] 上游种植端影响(云南咖农) - 国际期货价格暴涨带动云南咖啡现货价格大幅上涨,2024年末云南咖啡鲜果价格从3.5-4.3元/公斤涨至7元/公斤左右,咖啡豆市场收购价一度超过60元/公斤,创下历史新高 [7] - 咖农收入显著提升,案例显示有咖农从初期亏损发展到年销售额约80万元,并建立合作社收购周边农户产品进行加工以增加附加值 [5] - 云南咖农高度关注纽约咖啡期货行情,期货价格上涨直接提升了产品出售价格,种植积极性提高,2024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达119.31万亩,同比增长4% [6][7] 下游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5万亿元,但行业竞争激烈,本土品牌如瑞幸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12亿元,净利润近18亿元,已在规模上超越星巴克(同期营收182亿元,净利润约12亿元) [8] - 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9元咖啡"等现象使得零售端难以提价,而原料成本持续上涨,挤压利润空间 [1][8] - 为应对成本压力,咖啡店普遍采取减少人力、缩小营业面积(如不设座位的外带模式)、改用国产咖啡豆或综合豆以及加强线上销售等措施来控制成本 [9][10] 产业链成本传导矛盾 - 咖啡期货价格持续上涨为上游咖农带来增收,但给下游零售端带来巨大成本压力 [10] - 零售端面临"不敢涨价"的尴尬局面,一方面需收购高价优质咖啡豆,另一方面需迎合消费者对低价咖啡的需求,利润受到严重挤压 [10] - 成本上涨考验咖啡零售端的运营能力与资金实力,小型经营者需通过调整采购策略和运营模式自行消化成本增幅 [9][10]
咖啡豆涨价创历史新高:咖农欢呼,咖啡店苦撑降成
搜狐财经·2025-11-09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