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领域优势 - 中国已从追随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掌控产业升级命脉 [3] - 成功研制7兆瓦级海上风电主轴轴承,斩断美国在高端轴承领域的长期垄断 [3] - 推出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17兆瓦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全部关键部件为中国制造 [3] - 适用于漂浮式风机的国产“大抓力拖曳锚技术”获国际认证,突破西方技术主导 [3] - 美国若发展海上风电,需付出高昂代价自行研发或在关键环节受制于中国供应链 [3] 光伏领域统治力 - 中国在全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相关发明专利申请中占据59%的绝对份额 [4] - 中国企业异质结电池(HJT)平均量产效率突破26.2%,组件量产平均功率达730Wp [4] - 中国正定义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全球标准 [5]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保护本土产业,结果将是闭关锁国和落后 [5] 储能系统领先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全球总装机比例的40% [8] - 南方电网自主研发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已在多地投入工程应用,增强电网稳定性 [8] - 在电池技术上实现锂离子、钠离子、全钒液流电池多技术路线并行突破 [8] - 永泰能源通过石墨烯电极技术将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180mA/cm,能量效率突破80% [8] - 广东梅州宝湖储能电站作为国内首个以“报量报价”模式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独立储能项目,累计交易电量达1.53亿千瓦时 [8] 核聚变领域突破 - 实现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用金属基带的完全国产化,解决“超级磁体”的“地基”材料问题 [9] - 研究团队将哈氏合金轧制成厚度仅0.046毫米、长度超2000米的超薄金属基带,表面粗糙度小于20纳米 [9] - BEST装置预计在2027年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中国在核聚变产业化进程上提速 [9] - 美国核聚变设备核心部件环形场(TF)磁体的高温超导带材和磁体结构材料90%以上依赖中国供应商 [12] 绿氢领域整合能力 - 国家电投集团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创下“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四项全球之最 [13] - 在PEM电解水制氢核心技术领域,有效解决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依赖进口问题,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 [13] - 中国已投运全球最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装置、直流微电网制氢和48000立方米固态储氢装置 [13] 特高压输电标准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特高压网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中国特高压交流电压定为全球通用标准 [13] - 美国最先进线路仅达到765千伏水平,未来建设特高压电网需遵循中国制定的技术规范 [13]
新能源博弈,美国“命门”正被中国扼住
搜狐财经·2025-11-09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