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行业十年发展与现状 - 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在过去十年达到23%,营收约6.4万亿元人民币,门店数接近900万家[4] - 预计2025年连锁化率将达25%,2026年可能进一步提高到28%[14] - 过去十年被定义为连锁化时代,伴随供应链升级、移动支付、SaaS系统普及以及资本化进程[6][7] - 美国餐饮连锁化率达到62%,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已成为行业最有影响力协会之一[6] 餐饮品类数据与趋势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餐饮门店约883万家,新开店约716万家,关店约654万家,净增约62万家[13] - 火锅品类营业中门店约52.8万家,净减少约2万家,呈现K型分化趋势[17][20] - 烤串品类营业中门店约41.4万家,净增约1.6万家[33] - 烤肉品类营业中门店约10.3万家,净减少约1.1万家[51] - 湘菜品类营业中门店约9.6万家,净增约0.3万家[68] - 川菜品类营业中门店约15.5万家,净减少约0.4万家[78] - 粤菜品类营业中门店约15.2万家,净减少约0.3万家[93] - 江浙菜品类营业中门店约11.0万家,净减少约1.1万家[104] - 西北菜品类营业中门店约7.8万家,净增约0.2万家[111] - 新疆市场呈现巨大潜力,餐饮规模过去10年增长200%,复合增长率达11.6%[120][122] 标杆企业创新模式 - 海底捞启动"红石榴计划",已孵化14个品牌、126家门店,"其他餐厅收入"同比增长227%[18] - 海底捞通过供应链、数智系统和组织力赋能新品牌,打造品牌工厂模式[19] - 很久以前烧烤品牌同店客流几乎翻倍,不打折不促销,食材和人工成本占营收60%以上[36][37] - 魏家凉皮近400家直营店,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实现全时段经营[111][113] - 小菜园成为中式正餐门店规模第一,通过组织力规模化实现扩张[147][148] 品类发展新动向 - 火锅赛道呈现"高质"与"低价"两极分化,海底捞跨界孵化新品牌,火锅出海面临文化适配挑战[20][27] - 湘菜从地方菜走向国民菜,费大厨、大碗先生等品牌通过新鲜食材和性价比策略赢得市场[70][72] - 粤菜通过全天候经营、供应链优化和外卖产品重构提升效率,点都德将早茶拉成16小时全天候营业[93][98] - 铁锅炖凭借东北文化出圈,山河屯和姚稷大铁锅通过场景体验实现全国扩张[196][197] - 酸菜鱼品类通过活鱼现杀和快餐化两种模式并行发展,鱼你在一起全国门店超2500家[213][215] 区域市场机会 - 新疆市场餐饮供给严重不足,核心赛道门店占比低于全国平均20%以上,毛利和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120] - 新疆因气候变化和战略地位提升,正从边陲变为商业前线,具备农业供应链潜力[121] - 江西菜同时走通效率派和审美派两条路径,但尚未形成全国性头部品牌[165][167] - 福建菜凭借原味哲学和合伙文化,莆田餐厅等品牌实现国际化发展[174][178]
新十年,重新定义 | 5万字解读2025年中国餐饮全品类、全球餐饮认知及三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