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了以“两端赋能”为核心的AI战略,该战略是首次亮相 [1] -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47年,业务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家电业务占比从主要部分降至30%,其余70%由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业务构成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从最初不到2%显著提升至24% [2] - 公司在中国培养了多达3000家供应商队伍并拥有本土化研发人员,其中国研发的创新产品已开始为全球市场供货 [2] - 公司全球采购(中国)有限公司的角色发生反转,从将国外零部件供给在华企业,转变为向中国3000家供应商采购并供给全球兄弟企业 [2] AI战略与产品创新 - AI战略核心是“两端赋能”:一端通过智能家电、空间和服务将AI融入生活与生产场景;另一端为AI算力关键设备提供核心元器件、关键材料和设备 [4][5] - 公司在进博会重点展示了全球首创四筒全热泵洗烘护一体机ALPHA G5,该产品搭载由76颗智能芯片组成的α-Agent智核中枢和可远程语音操控的“智控星环”α-Watch [3][4] - 公司发现中国市场对新技术接受度高,例如搭载IoT技术的智能马桶盖率先在中国研发上市并大受欢迎,而后才在日本市场亮相 [3] - 公司期望未来将所有家电或住宅设备产品连接起来,为家庭或个人提供新服务 [4] 财务表现与市场机遇 - 2025财年上半年(4月-9月),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售额增长3%,利润大幅增加24% [5] - 业绩增长主要由高性能电容器、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贴片机等AI算力设备所需的核心产品驱动 [5] - 2024年面向AI服务器的电容器销售额实现翻倍,面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MEGTRON”多层基板材料销售额增长70%,伺服电机、传感器等产品增长超三成 [6] - 引用IDC报告,预计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460.3 EFLOPS,市场规模将达到337亿美元,为2024年的1.77倍;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 [5] 产能扩张与投资布局 - 公司近期在中国进行了三项重大工厂投资,总计投资额达15.1亿元 [6] - 松下电子材料(广州)第四工厂于2023年9月投产,投资7.9亿元,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聚焦5G电子材料,投产后总产能提升1.3倍 [6] - 松下电子材料(苏州)新项目于去年10月开工,投资6亿元,将建5万平方米智能绿色工厂,生产集成电路新材料 [6] - 松下电子材料(上海)新工厂于今年9月动工,投资1.2亿元,投产后将实现产值翻倍 [6] 健康养老与未来业务 - 公司看好中国银发经济,正持续加码养老社区业务,计划将日本积累了20年的经验提供给中国消费者 [2][3] - 公司与雅达集团合作的“雅达·松下社区”项目是其在华健康养老事业的落地成果,目前已在全国达成41个项目,涵盖全龄共生健康社区、文旅、租赁等多种业态 [3]
对话松下控股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两端赋能驶向中国AI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