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展望 - A股市场在总量上或维持震荡,当前处于政策预期和经济现实的博弈期 [2] - 货币端的"稳"已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在10月27日超额续作了9000亿人民币的MLF,向市场传达了年底前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 [2] - 市场焦点正从"货币宽松"转向"财政期待",预期财政政策将转向更大力度的"扩大内需"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 风格与板块轮动 - 每年四季度存在基于投资者配置思路变化的季节性规律,容易成为风格变化的高发期,特别是12月市场风格更容易偏向低估值价值 [3] - 今年四季度风格变化的强度可能比估值修复式切换更强,价值相对于成长估值优势比2019年四季度更强 [3] - 公募基金考核新规可能强化对金融板块的增配,周期板块在"反内卷"政策催化下可能在四季度演绎下一年基本面景气改善逻辑 [3] 顺周期投资机会 - 近期市场交易的涨价行情背后逻辑是对于明年顺周期大年的抢跑 [4] - 逢6逢1的年份都是PPI上行之年,主要由于五年规划的落地,2026年将会形成20年一遇之中美共振之年 [4] - 综合考虑供应端变化与自由现金流水平,有色、钢铁、建材是当前可以考虑布局的顺周期选择 [4] 科技与AI主题影响 - 当前不仅是TMT板块,连有色、化工、电新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都受到AI叙事的影响,这些板块占机构持仓的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60% [5] - 当前真正重要的变量是企业出海环境的稳定性以及AI,涉及到的是中美关系以及AI基础设施的投建进程 [5] - 调仓的思路不是刻意回避AI叙事,而是尽量选择ROE底部向上趋势性抬升的品种,AI叙事只是影响了行情斜率而不是趋势 [5] 主题性投资机会 - 受益于政策预期的"新质生产力"和"国内大循环"相关主题性机会将保持活跃 [2] - 10月以来,从时间规律和盈利趋势来看,成长风格均有望继续在年度层面演绎占优行情 [3] - 涨价品类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部分化工品、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链、存储器等方向 [4]
机构论后市丨市场总量或维持震荡;四季度易成风格变化高发期
第一财经·2025-11-09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