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管涛:“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重大机遇
第一财经·2025-11-09 20:0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 - 中国资本市场有望走出前期平台整理,迎来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这与“十五五”规划对金融强国的细化部署及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密切相关 [1] - 证监会系统党建暨年中工作会议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宏观政策预期的确定性、中国资产估值修复的确定性为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基础 [8] 美股历史平台整理案例 - 道指首次升破100点后耗时36年零4个半月才站稳在百点之上,期间最高升至1929年9月3日的381点,最低跌至1932年7月8日的41点,最大回撤89% [3] - 道指首次升破1000点后耗时10年零1个月才站稳在千点之上,期间最高升至1973年1月11日的1052点,最低跌至1974年12月8日的578点,最大回撤45% [4] - 道指首次升破10000点后耗时10年零10个半月才站稳在万点之上,期间前半段最高升至2000年1月14日的11723点,最低跌至2002年10月9日的7286点,最大回撤38%,后半段最高升至2007年10月9日的14165点,最低跌至2009年3月9日的6547点,最大回撤54% [5] - 标普500指数正式破百用时11年零10个半月(1968年6月4日到1980年4月22日),正式破千用时11年零7个月(1998年2月2日到2009年9月3日) [5] 全面改革释放红利 - “十五五”规划建议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同时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深层次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 [9] - 改革措施包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以增强发展活力,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9] 经济转型孕育新机 -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建设国内强大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10]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初步估计未来5年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0] - 资本市场将通过龙头企业并购重组、创新差异化竞争及对外投资输出产能等方式解决“内卷式”竞争问题,孕育巨大商机 [10] 制度完善夯实基础 - 新“国九条”提出完善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1+N”政策体系落地推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分红回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 [11] - 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9%,连续分红公司数量和占比均上升,股息率显著高于一些经济体国债收益率 [11] - “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将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 [11] 价值重估激发活力 - A股总体仍处于估值洼地,价值重估动力源包括经济转型带来的多样化资产配置选择、居民资产多元化配置提升空间、国际资本从美元资产流向其他资产 [12][13] - 中国居民资产中“动产少、不动产多”,动产中“存款多、股票基金少”,未来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空间较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