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冲刺年末布局 被动指数产品或成“胜负手”
上海证券报·2025-11-09 23:26
新闻核心观点 - 临近年底基金行业呈现“股强债弱”格局,被动指数基金在新发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发行数量和规模占比远超主动产品,并可能成为决定基金公司年末规模排名的关键因素 [1][2][3] 新发基金市场格局 - 截至11月5日,今年以来全市场新发基金数量达1333只,超过2024年的1136只和2023年的1280只,逼近2022年的1546只 [2] - 新发基金结构呈现“股强债弱”,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占比超50%,为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高达37.69%,为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 [2] - 债券型基金占比从过去3年的65%以上锐减至41.13%,同时公募FOF发行占比达5.83%,为该类产品2017年问世以来最高水平 [2] 被动指数基金表现 - 三季度共成立361只权益类基金,规模总计2036.08亿元,其中指数权益类基金成立258只,合计发行规模达1445.05亿元,占比超70% [2] - 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缩减,三季度主动股票及混合基金存量产品总份额为2.89万亿份,较二季度缩减2309.61亿份 [2] - 在等待发行的44只新产品中,被动指数产品占据半壁江山,包括宽基指数增强型产品和热门行业主题产品 [3] 基金公司策略与市场展望 - 基金公司将被动指数产品视为年末冲刺规模的关键,并积极布局以扩充规模和补齐产品线 [1][3] - 对于结构性行情,有观点认为科技成长板块因估值偏高和部分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出现调整,但市场平均浮盈仍在,调整后资金有望重新净流入 [3] - 另有观点认为年底部分资金有获利了结需求,红利风格因拥挤度低、估值性价比凸显而有望受益,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复苏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