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规模与市场热度 - 本届全运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赛期最长、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由广东17个城市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联合承办 [1] - 粤港澳联合承办打破了传统体育赛事的单点模式,为“体育+文旅”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1] - 截至11月3日,有关“全运会”的酒店、机票、火车票、景点的综合搜索量环比增长近四倍 [1] 消费生态构建策略 - 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全流程需求构建“全运+”消费生态 [1] - 在“游”的维度,推出“全运+”城市旅游线路,整合“赛事+交通+酒店+景区”全流程服务,将赛事观赏与景区游览、文化体验深度绑定 [1] - 在“购”的维度,大力发展“票根经济”,通过“一卡(票、码)通”将观赛门票、参赛证照与各类消费场景串联,广州、深圳等赛区已推出凭全运票证减免景点门票、公交车票等优惠政策 [1] 区域发展与消费激励措施 - 推出“跟着全运游广东”活动,打造“健身广东”品牌,通过“赛、展、节、游”深度融合模式,将赛事“流量红利”转化为城市消费与区域发展的“实质增量” [2] - 各地市通过发放体育消费券、推出消费满减、积分兑换等举措激活消费潜力 [2] - 在赛事场馆周边布局全运消费集聚区,鼓励商户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并优化交通、城管等配套服务保障,形成“观赛+消费”的良性循环 [2] 市场前景与长期价值 - 随着全运会赛事举办叠加冬季避寒游需求释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今年冬季旅游热度预计将有较大幅度上升 [2] - 11月份启动的“粤享暖冬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发放的相关消费券,有望进一步引爆广东的冬季文旅消费 [2] - 应推动赛事场馆向常态化文旅地标转型,开发多元场景,设计复合型旅游线路以延长游客停留与消费,运用数字技术搭建智慧旅游平台,让赛事热度沉淀为文旅消费的“长尾效应” [3]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证券日报·2025-11-10 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