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半导体行业在“AI创新”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年内相关行业指数涨幅普遍超40% [1] - 中证半导体指数在第三季度上涨50.51%,行业需求扩张与国产化共振带来持续行情 [2] - 行业当前处于确定的向上周期,受益于AI产业需求驱动 [5] 基金经理观点与业绩 -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雷涛管理的德邦半导体产业混合发起式基金年内收益达到84%,近3年收益逾129%,分别领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5.28%和59.90% [2] - 坚定看好半导体行业未来两年的发展,认为未来两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1][5] - 中国半导体投资最大的超额收益来自国产替代的深化和AI带来的增量机会 [1] 投资策略与选股框架 - 采用“三层筛选法”选股框架:首选高景气赛道(行业贝塔),再选能穿越周期的“好企业”(公司质量),最后结合市场地位和估值进行决策 [3] - 投资组合超配了算力、光刻机和设备等板块,并适时增加了存储板块的仓位 [4] - 通过对半导体材料、设备、EDA、封装、芯片设计等细分领域的深度研究,持续跟踪景气周期变化,并优选2至3个最具潜力的细分方向重点布局 [2] AI与国产替代机遇 - AI带来的不仅是可观的需求增量,更是重构产业格局的催化剂,市场可能低估了AI浪潮对未来世界的改变空间 [6] - 以先进制程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和以AI算力为代表的相关芯片设计,是国产替代最具潜力的两大方向 [6] - AI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更多聚焦云端和IT基础设施,随着向手机、汽车、IoT设备等终端延伸,有望催生新一代爆款应用 [6] 产业特性与投资视角 - 半导体产业的成长路径是伴随技术突破、产线切换、产能爬坡、订单调整等多重变量的曲折过程,而非平滑向上的直线 [1][7] - 投资人需看清中长期趋势,对短期板块调整保持理性与耐心,给予产业足够时间兑现价值 [7] - 半导体板块的“资金抱团”现象背后是产业基本面、战略地位与稀缺性的体现,包括能持续释放出色业绩的公司和具备不可替代产业地位的公司 [7]
德邦基金雷涛: 半导体成长非“45度直线”未来两年是关键窗口期
证券时报·2025-11-10 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