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市场现状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量为35.77万辆,同比下滑58% [4] - 俄罗斯从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下滑至第三大目的国,前两位分别为墨西哥(41.07万辆)和阿联酋(36.78万辆) [4] - 行业已进入低利润、高度竞争阶段,过去出口一辆新能源车到俄罗斯净利润可达数万元人民币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4][6] 俄罗斯市场政策变化的影响 -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进口汽车的报废税率提高70%至85%,例如特定二手车的报废税从130万卢布飙升至237万卢布,涨幅达83% [8] - 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至38,导致中国汽车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 [8] - 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严峻,基准利率长期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 [8] 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与挑战 - 2025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前十品牌中,中国自主品牌占据六席,但销量普遍下滑,例如哈弗销量同比下滑15.5%,吉利下滑39.3%,奇瑞与长安跌幅约50% [8] - 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的274家汽车展厅中,约213家为中国汽车展厅,占比高达78% [9] - 部分头部车企开始收缩在俄业务,例如奇瑞汽车在招股书中披露开始缩减俄罗斯营运规模并出售部分当地资产 [9] 市场挑战与消费者心态变化 - 俄罗斯消费者对丰田、宝马等外资品牌重返市场抱有期待,产生持币待购的观望心态,影响当前销售 [11] -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售后服务存在短板,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出现问题后维修不及时,对品牌口碑造成影响 [11] - 前两年的高增长被行业专家认为是“外资撤出后的填补式增长”,缺乏长期竞争力 [13] 行业转型与未来破局方向 - 行业共识是从“赚快钱”的投机模式转向“扎下根”的长期经营,重点构建本地化生产、售后服务体系 [13][15] - 具体转型案例包括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州的工厂采用KD组装模式,本地化率已达65%以上,有效规避高额进口税 [15] - 专家建议中国车企需将核心部件本地化率提升至60%以上,加强极寒环境产品研发,并提升服务覆盖率至90%以上 [16] - 中国汽车全球化应致力于建立“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向全球质量标杆和一流品牌迈进 [16]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10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