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延续高景气态势,私人银行客户规模和增速双双上扬 [2][3] - 截至9月末国内已有7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0万户,较去年底新增1家,平安银行成为第七家跻身“10万户俱乐部”的银行 [2] - 行业竞争重心正从“客户数”转向“户均AUM”和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头部银行的竞争已从“数量战”转向“质量战” [4][8] 主要银行表现 -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达191,418户,较上年末增长13.20%,其私人银行管理资产(AUM)继续稳居股份行首位 [3] - 平安银行三季度末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0.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AUM规模19,746.59亿元,同比增速近两成 [3] - 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达73,409户,较上年末增长18.21%,AUM增幅达17.18% [3] - 兴业银行“双金客户”和私行客户分别增长10.49%、11.39% [3] - 浦发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超5.5万户,管理资产规模超过7,700亿元 [3] - 北京银行私人银行客户2.06万户,较年初增长17.9%,AUM规模2,240亿元,增幅14.39% [4] - 南京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5.43% [4] - 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27.9万户,建设银行26.55万户,中国银行21.69万户,交通银行10.26万户,工商银行去年末客户28.9万户,同比增9.9% [4] 增长驱动因素 - 高净值人群规模持续上升,以净资产超过1,000万美元计,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已达47万人,占全球总量的20% [4] - 新经济群体(如科技、制造、医药等行业的企业家及中高层管理者)的财富增长成为重要增量来源,其对综合财富管理、税务筹划与跨境配置的需求明显提升 [5] - 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理念成熟化,投资行为趋于理性,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银行理财、保险、信托等稳健型资产重新受到青睐 [5] - 银行端的综合金融生态与科技能力升级进一步放大了增长势能 [5] 银行战略与能力建设 - 科技赋能成为新一轮增长引擎,例如招商银行推出“AI财富管家”,平安银行“口袋银行”App提供7×24小时智能投顾服务,建设银行“e私行”重构线上服务流程 [6] - 客户分层经营策略逐步深化,例如工商银行针对科技人才群体推出综合服务生态,南京银行聚焦区域经济和成长型客户 [6] - 私人银行服务逻辑正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买方投顾”体系转型,从过去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模式转向“陪伴客户” [7] - 银行通过综合服务体系强化竞争力,例如平安银行依托集团全牌照体系形成“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闭环,家族信托与保险金信托规模同比增长超三成;招商银行通过子公司协同,前三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上升18.76%,其中代销基金收入增幅接近40% [5][7]
私人银行客户数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