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IPO进展 - 公司为川渝风味餐饮品牌,从广州大本营出发,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 - 首次招股书于2024年4月递交,后收到证监会国际司的补充材料要求,涉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六大反馈[3] - 第二份招股书更新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数据,并披露2025年7月的股权变更事项[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18亿元、8亿元和11.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6.2%[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33.8%[6]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总收入比重从2022年的38.3%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4%[6] - 员工成本占比分别为26.1%、21.9%、23.0%和22.6%,得到有效控制[7]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3597.3万元,扭亏为盈至2023年约4600万元、2024年约6070万元[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183.4万元,同比增长95.77%[8] 公司经营效率 - 直营及特许经营餐厅订单平均消费额从2022年的36.2元、36.0元连续下滑至2024年的32.1元、31.8元[11] -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31.8元、30.9元[12] - 门店数量从2022年末的170家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51家,规模扩大2倍有余[13] - 同店销售额出现下滑,直营餐厅从2023年5.41亿元降至2024年5.17亿元,特许经营餐厅从1.99亿元降至约1.92亿元[13] - 直营餐厅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3年13997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11805元,特许经营餐厅从13554元降至11493元[13] - 直营餐厅翻座率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1、3.9、3.8,2025年上半年为3.4;特许经营餐厅分别为3.0、3.6、3.6,2025年上半年为3.1[21]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餐饮市场存续企业达1760万家,整体供给严重过剩[16] - 行业竞争逐渐走向价格层面,海底捞、呷哺呷哺等知名企业下调菜品价格[18] - 和府捞面官宣降价约32%,产品售价控制在30元以内[18] - 餐饮行业堂食客单价已接近2015年水平[19] 公司扩张计划与资金状况 - 2026-2028年计划新开门店150-180家、170-200家、200-230家直营和特许经营新餐厅[2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金融资产2501.8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003.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2.02亿元[24] - 公司已完成7轮融资,投后估值超20亿元,投资方包括九毛九集团、喜家德水饺创始人高德福以及碧桂园等[27] - 与碧桂园控股签订赎回权条款,若2028年3月前未完成上市需回购股份,回购方案包括原发行价加7%年回报或原发行价的150%[29] - 赎回负债稳定在4500万元[30] - 2025年7月第二大股东奇昕转让股份,总作价4800万元[32] 公司产品与供应链策略 - 产品SKU达30至40个,包括红碗豌杂面、金碗酸辣粉、老麻抄手、小锅冒菜、米饭系列、特色小食及甜品饮料等[34] - 正式雇员从2022年2121人波动下滑至2025年6月底1501人,外包员工规模达4018人[37] - 借鉴萨莉亚的高质平价模式,通过供应链效率提升和成本压缩实现低价[35][37]
主打川渝风味的遇见小面,在最不能吃辣的广东做到IPO了?
36氪·2025-11-10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