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险企“长期股权投资”增厚利润惹争议 报表魔术有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0 16:48

行业背景与投资策略转变 - 在利率下行和资产荒的背景下,保险行业面临资产负债匹配压力[1] - 为寻求长期稳定收益,保险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长期股权投资,特别是破净银行股[3]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影响 - 长期股权投资在特定规则下演变为立竿见影的报表魔术,尤其在投资破净股时效果显著[5] - 当投资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若支付价款小于应占被投企业净资产,初始投资成本按净资产额计量,差额计入投资收益[8] - 例如保险公司花费100亿元购买某破净上市公司3%股份,该股份享有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00亿元,转换后可一次性确认100亿元利润[9] - 信泰人寿通过增持北京银行和浙商银行破净股并派驻监事,在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时增加了百十来亿元利润[10][11] 保险公司转向长期股权投资的驱动因素 - 基准利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2.5%以下,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率难以为继[12] - 新会计准则要求大部分股票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市场波动直接冲击利润表,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可平滑波动[13] - 保险公司内部面临偿付能力与利润双重考核压力,长股投操作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偿付能力指标与利润表现[14] - 在多重压力下,长期股权投资从价值投资策略异化为部分公司的生存策略[15] 长期股权投资的战略价值与财务游戏区分 - 判断长期股权投资是战略投资还是财技游戏的核心标准是可持续现金回报能力,特别是分红现金流[16] - 好的长期股权投资是真正的耐心资本,投资收益主要来自被投企业的高ROE和持续稳定现金分红[16] - 中国平安投资长江电力为例,累积成本约126亿元,累计分红约52亿元,被投企业平均ROE为14.8%,派息率处于较高水平[17] - 中国人寿增持万达信息至持股比例达20.34%,旨在借助其业务优势加强大健康产业布局,实现战略协同[17][18] - 坏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财技游戏,其特征是账面利润远大于现金分红,经济实质与现金流脱节[19] 长期股权投资潜在风险与监管建议 - 财技型长期股权投资可能导致偿付能力与资本错配、流动性与资产处置、估值与减值风险累积以及信任与市场风险[20] - 监管层面建议明确重大影响认定标准,收紧负商誉确认要求,加强披露并将潜在减值纳入偿付能力压力测试[21] - 保险公司内部应加强管控,将分红现金流作为投资效益首要指标,设定单一标的占比上限,优化业绩考核设计[22] - 行业应积极拓展基础设施REITs、优先股等匹配长期负债的标的,降低对权益估值修复故事的依赖[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