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跃升“十四五”科技成就|硬核科技绘就三湘大地创新画卷
科技日报·2025-11-10 17:42

研发投入与综合实力 - 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1394.6亿元,年均增长11.61%,稳居全国第十 [1] -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62%,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提升到7%,区域创新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9位 [1] - 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00亿元,占GDP比重突破9%,年均增速20%以上 [1][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75万家,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 [1] - 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入“国家队”,数量居中部第一 [1] 科技成果转化与体制改革 - 高校科技成果在湖南省内转化率首次突破50% [2] - 近3年举办近2000场“双高对接”活动,促进成果转化金额近百亿元,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近40% [3] - 14所重点高校开展赋权改革,超90%的高校院所出台或修订配套制度,30余所高校建设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3] - 建设省科技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和36家中试基地,构建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网络 [3] 标志性工程与核心成果 - “五大标志性工程”成型起势,包括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1+2”实验室体系、“4+4科创工程”、湘江科学城、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 [6][7] - 长沙跃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较2022年提升11位,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796家、总数达3823家 [5][6] - “4+4科创工程”产出硬核成果,如镉低积累水稻“西子3号”、“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 [7] 科技赋能民生与产业 - 打造全球首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运用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活化文化遗产 [8] - 搭建全链条医疗科技创新与转化体系,攻坚关键医疗产品国产化,布局AI医疗等重点项目 [9] -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攻克重金属污染治理、“三废”污染物治理与利用等核心技术 [9] - 落地高铁减阻降噪、大功率永磁牵引等技术,支撑“复兴号”CR450动车组实现时速超450公里、能耗降低2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