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来了,中方恢复安世对欧供货,但开一个条件,欧洲要掉一层皮
搜狐财经·2025-11-10 18:18
地缘政治事件与半导体供应链冲击 - 荷兰政府于9月底强行收购安世半导体,导致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进入长达一个多月的动荡期 [1] - 该事件直接导致安世(中国)半导体对欧洲的出口受限,造成欧洲多国汽车制造业工厂停工和工人失业 [6] - 中方于11月1日宣布恢复对符合条件的安世芯片出口,欧盟对此表示欢迎 [6] 中美关系动态与荷兰的孤立 - 中美会谈后决定“休战”一年,并就关税等制衡措施达成初步共识,暂停了包括“50规则”在内的措施 [3] - 美国在此次会谈中忽视了荷兰,未对其行为表示支持,意味着实际上抛弃了荷兰 [3][4] - 荷兰原本依赖欧盟和美国的支持,但事件发生后欧盟未能提供支持,美国亦希望荷兰独自应对中国 [4] 中国的回应与提出的条件 - 中国恢复半导体供应的前提是芯片必须“符合条件”,其核心要求是荷兰必须撤销之前的强行收购决定 [6][8] - 具体条件包括:荷兰政府需恢复张学政的CEO职务,返还属于闻泰科技的安世股权,并恢复向中国安世工厂供应晶圆 [8] - 中国明确表示,全球因安世事件造成的损失应由荷兰政府负责,中国不承担相关责任 [8] 事件对欧洲的警示与战略意图 - 中国通过此次对荷兰的迅速反击,意在警告整个欧洲,使其认识到挑战中国需付出代价 [9] - 此举表明世界正走向多极化,美国的规则在中国行不通,与中国的贸易必须遵守中国的规则 [9] - 事件也警示欧洲避免过度挑衅,中国和国际社会均看清了欧洲试图在中美冲突中渔利的意图 [9][11] 事件结局与未来格局 - 在中美相继表态后,荷兰只有接受条件的选择,欧洲也只能接受这一结果 [11] - 在中国主张的多极化世界中,欧洲仍可找到一席之地,但其未来的选择将决定其全球立足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