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资本、政府产业基金、知名投资机构锚定“基石投资” 中伟股份赴港上市缘何倍受追捧

上市进程与发行概况 - 公司港股IPO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于11月7日至12日完成招股,发售1.04亿股H股 [1] - H股招股价区间为每股34港元至37.8港元,绿鞋前最高募资额达39.4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占10%,国际配售部分占90% [1][3] - 发行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股份代号为2579 [3] 基石投资者构成与认购情况 - 9家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近16.59亿元等值股份,以发售价中位价计算涉及约4,619.76万股 [3] - 基石投资者认购股份占H股发售股份总数约44.3% [3] - 投资者类型包括地方政府产业基金、产业合作伙伴及境内外财务投资者 [8] - 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作为地方政府代表参与投资,体现持续支持 [9][11] - 产业合作伙伴如中创新航、欣旺达电子等参与投资,旨在加强业务与战略合作 [12] - 财务投资者包括境内私募高毅资本及海外North Rock基金等 [12]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领域构筑强大壁垒,拥有全球竞争力 [4] - 公司构建了从资源开发到循环回收的一体化闭环产业架构 [4][17] - 公司产品矩阵多元化,覆盖镍系、钴系、磷系、钠系等新能源电池材料 [7][17] - 公司在全球建设了十大产业基地,服务全球客户,是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 [7] - 公司是唯一一家获得MSCI ESG领域AA评级的新能源材料公司 [5][14] - 公司在MSCI ESG评级中获得总分6.5分,为行业最高 [14] 机构看好逻辑与业绩预期 - 券商看好公司业绩,国信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2亿元、19.70亿元、23.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25%、19% [16] - 东吴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15.39亿元、20.05亿元、26.14亿元,并给予“买入”评级 [16] - 公司被看好的因素包括镍价企稳、需求回暖带来的盈利能力修复,以及镍自供率持续提升 [16][17] - 公司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2%,为业绩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7] 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 - 公司是继宁德时代后第二家实现A+H上市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填补了港股市场该赛道优质投资标的的稀缺性 [4] - 港股上市为全球资本,特别是受MSCI ESG评级门槛限制的外资基金,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 [4][5] - 上市拓宽了公司融资渠道,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充沛资金支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