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八届进博会|在进博会上感受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沿脉动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 应用场景多元丰富,涵盖表演、服务和工业领域,例如格斗表演、快闪舞蹈、新闻中心递送矿泉水以及在工业自动化场景中进行高精度检测任务[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与无人驾驶电动车Cybercab同台亮相[2] - 海克斯康的AEON工业人形机器人结合双足行走与轮式滑行技术,移动速度达2.4米/秒,首次在中国展示工业自动化技能[2]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业内追求技术突破,目标是让机器人在陌生生活场景中自主完成约80%的任务,例如未经预训练即可执行“拿杯水”指令[4] - 行业当前发展状态被类比为ChatGPT发布前的1至3年,正处于发现方向但尚未完全实现的阶段[4] - 智元机器人在超过30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对机器人进行训练并开源数据集,以探索智能边界[7]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路径 - 产业化路径形成共识:初期为高校科研主导,当前阶段聚焦解决工业自动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未来将应对需要泛化能力的任务[5]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新一代超级终端[6] - 预计工业人形机器人明年将实现单家企业交付过万台的突破,迎来行业首个规模化拐点,意义堪比2018年新能源汽车“万辆俱乐部”[7] 行业政策与商业化前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以务实态度推动产业发展,包括支持国内外企业联合攻关、推动分级应用、加快标准体系研究及加大人才培育力度[7] - 2024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关键年,趋向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预计将率先在工业场景落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