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来教室”到“灯塔计划”,俞浩基金会推动科技教育公益迈向体系化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0 20:18
项目概述 - 俞浩基金会于11月10日正式启动教育公益项目“灯塔计划”,这是继8月推出“未来教室公益计划”后,在科技教育公益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 [1] - 项目旨在通过“灯塔实验室”和“灯塔课堂”两大载体,构建从基础教育到产业实践的人才培养桥梁 [1] - 首站落地于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的母校江苏省海门中学 [1] 项目核心构成 - “灯塔实验室”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无人机足球竞技场、激光创客空间与教学级芯片光刻机等先进实验设备及阶梯式课程体系 [3] - “灯塔课堂”致力于拓宽学生科技与人文视野,首期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作家许知远等学者进行互动式公益讲座 [3] - 两大载体协同运作,精准对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两大核心需求,探索可复制、可持续的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3] 基金会公益路径演进 - 今年8月发起的“未来教室公益计划”已在江苏、四川、浙江等地建成4间未来教室,累计惠及约3000名学生 [5] - 从“未来教室”到“灯塔计划”,基金会公益路径从“资源支持”向“生态构建”持续深化,覆盖学段不断延伸 [5] - “灯塔计划”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系统培育,整合企业技术资源、高校智力支持与社会导师力量,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基础教育的新模式 [5] 未来发展方向 - 基金会将持续推动政府、企业、学校与社会各方的协同合作,围绕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助力人才培养 [5] - 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青年人才,为中国科技研发与创新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