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的战略定位与核心任务 - “十五五”规划是增长型、调整型、改革性、动员性规划,核心任务是重塑经济动力机制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3] - 规划期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需实现2035年人均GDP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未来10年平均经济增速需保持在4.17%以上[6] - 必须通过全面发力夯实基础,推动经济社会迈向更高层次的高质量发展[6] 经济发展目标与增速要求 - “十五五”期间GDP增速目标需保持在5%左右,以确保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33] - 规划具有鲜明增量属性,必须保持较高经济增速,实际增速往往难以达到潜在增速[14] - 设置政策含义明确的具体指标,包括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32] 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建设 -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突破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卡脖子”领域[21][30]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产业体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22][39] - 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产业等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支柱[39] 深化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69项重大改革举措,明确2029年前完成改革任务[7][16] - 必须强化规划的改革属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23] -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3][47] 扩大内需与新型消费培育 - 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拓展新型消费结合起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34][36] - 数字消费、文旅消费、国潮消费、悦己消费、知识消费、健康消费等是培育新型消费的重点方向[36] - 扩大有效投资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倾斜[37] 绿色低碳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5][43] - 培育绿色消费,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绿色贸易[43] -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43] 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24][48] - 通过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49] - 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中国品牌出海和海外仓建设[49] 数智化转型与数字中国建设 -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40][41] - 完善算力、可信数据空间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培育数商等微观经济主体[41] - 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41]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银发经济 -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培育银发消费[44] - 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激发老年人消费潜力,开辟增长新赛道[44] - 推动从人口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提升人力资本为目标制定产业政策[44] 区域协调发展与空间布局优化 - 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31] -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31] - 城市化地区与农产品保障区、生态安全区、边疆地区之间的协同性与均衡性有待提高[31]
“十五五”如何重构中国增长逻辑?
搜狐财经·2025-11-10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