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 - 第四季度调整后盈利和营收超出市场预期,主要由物联网和汽车业务的健康需求趋势推动 [1] - 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得益于业务模式的韧性、多元化举措以及对市场变化的积极应对能力 [1] - 手机业务收入在第四季度跃升14%至69.6亿美元,受搭载骁龙精英Gen 5平台的高端安卓手机强劲表现推动 [5] - 物联网业务收入增长7%至18.1亿美元,受新兴AI智能眼镜类别对骁龙AR1芯片组的稳固需求推动 [5] 汽车业务增长动力 - 汽车业务收入增长17%至创纪录的10.5亿美元,由新车搭载骁龙数字底盘平台带来的单机价值提升所驱动 [3] - 公司在汽车远程信息处理和连接平台、数字座舱及C-V2X解决方案领域占据优势,顺应了联网汽车增长、车内体验变革和汽车电气化趋势 [3] - 公司正利用边缘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满足云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基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 [2] 骁龙平台与技术优势 - 骁龙移动平台凭借多核CPU、卓越图形处理能力和全球网络连接性,具有高速和出色的能效 [4] - 基于骁龙平台的智能手机和设备能够提供沉浸式AR/VR体验、出色的相机功能以及顶级的4G/5G连接与安全解决方案 [4] - 公司相信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按营收计算最大的智能手机射频前端供应商 [3] 竞争与市场挑战 - 公司面临来自慧与和博通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压力 [12] - 手机芯片组市场中低成本制造商和现有厂商的激进竞争可能损害公司利润 [12] - 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未来几年预计保持增长势头,但主要增长将来自低成本新兴市场,这可能对公司利润率构成压力 [12] 运营与成本压力 - 高昂的运营开支和研发成本导致公司利润率多年来出现下滑 [11] - 公司预计手机市场疲软以及设备整体组合走弱的状况将在短期内持续 [11] - 高端机型领域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的变动,减少了近期销售骁龙平台集成芯片组的机会 [11] 中美贸易关系影响 - 持续的中美贸易摩擦削弱了公司的增长潜力 [9] - 美国商务部长期对中国实施贸易限制,禁止销售用于开发高端智能手机和AI芯片的高科技设备、芯片及相关技术 [10] - 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堵塞了几乎所有漏洞,以阻止中方获得尖端芯片和最新软件技术 [10] - 公司在中国超过12个城市有重要业务布局,但目前看来其在中国维持运营日益困难 [9] 股价表现与盈利预测 - 过去一年公司股价上涨1.6%,表现逊于行业56.8%的涨幅以及慧与(涨6.5%)和博通(涨95.3%)的表现 [13] - 2026财年盈利预测在过去七天内上调0.7%至11.99美元,2027财年盈利预测跃升1.1%至12.33美元,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的乐观情绪 [14]
Should QCOM Stock Be Part of Your Portfolio Post Robust Q4 Earn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