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将加速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北京商报·2025-11-10 23:53

政策核心目标 - 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试金石 [2] - 聚焦五个方面22类重点领域进行场景培育和开放,包括打造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等 [2] 重点技术应用领域 - 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北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的培育 [1][3] - 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落地,并聚焦采矿、民爆、应急等复杂恶劣环境提升智能作业水平 [3] - 政策导向从技术突破转向应用深化,AI+制造、5G+物流、北斗+出行等将成为地方布局未来产业和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创新链的突破口 [4] 确定性商业机会 - 技术—行业深度嵌入带来商机,使工业软件、垂直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技术从好技术走向可落地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3] - 供给—需求精准撮合带来商机,围绕重大工程、重大活动与公共服务开放清单形成可预期、可采购、可复制的市场化机会 [3] - 制度—要素协同创新带来商机,数据要素、算力、时空定位等底座能力通过场景开放实现按需配置、按效付费,释放新商业模式 [3] 民营企业参与机遇 - 首次在应用场景开放层面明确民企主体地位,民企可通过联合体、创新平台等形式平等参与公共场景项目,政策门槛下降 [5][6] - 资金渠道拓宽,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产业基金、创新券等政策工具将向场景项目倾斜 [6] - 数据与平台资源共享促进民企在智能制造、数字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形成自主创新生态,从技术外溢被动接受者转向场景创新核心参与者 [6] 央企引领与产业协同 - 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 [5] - 通过产业链融通发展供应链行动,累计举办45场专题活动,发布供需对接清单超1万项,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主体近1.5万家 [6] - 中央企业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3万亿元,逆势增长超3%,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约40%,通过大工程大项目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6] - 创新探索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研发供货一体化等合作模式,联合民营龙头企业打造场景示范标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