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南粤小镇到全国餐桌:中山脆肉鲩的产业崛起之路
证券时报·2025-11-11 02:34

脆肉鲩原产于中山市长江水库,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因饲料短缺,意外发现通过蚕豆饲养的草鱼肉质 会产生脆化,在80年代初,就开始给草鱼喂食泡发后的蚕豆,使鱼肉质紧实、口感爽脆。广东名鱼"中 山脆肉鲩"由此诞生,200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小榄镇胜龙村的东升脆肉鲩产业园,这里养殖脆肉鲩的历史已有三十多年, 是养殖面积最大的一个村,达到5000亩。 有着20年养殖经验的黄明根向记者介绍,脆肉鲩养殖有很强的季节性,草鱼在天气炎热时喜欢进食,天 气寒冷则减少运动。他是中山市嘉华脆肉鲩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股东,目前养殖有500亩脆肉鲩,在 胜龙村有养殖面积150亩,是当地的养殖大户。 中山市小榄镇脆肉鲩养殖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欧浩枝则强调,气候与水源是中山脆肉鲩不可复制的核 心优势。"水温对脆化影响很大,我们这边5月份到10月份晚上水温能保持稳定,昼夜温差小,这是外地 比不了的。" 此外,沿小榄水道的优质水源,为脆肉鲩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水质条件。 在养殖规模方面,中山已形成以小榄镇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中山市脆肉鲩养殖面积达2.5万亩,而我们 小榄镇大概有1.5万亩,而且镇里绝大部分鱼塘都在养脆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