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 [1] - 2024年公司将技术延伸至智能机器人领域,成为四川省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新兴力量 [1]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000多名员工 [2]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90.85亿元,同比增长54.43% [4] - 子公司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前8个月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23% [3]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334项、软件著作权23项,建立企业标准600余项 [6] - 2006年突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技术,2009年实现量产,该产品于2022年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6] - 成功研发E-VVT产品,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碳排放量 [6] - 公司与西南交大、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前沿技术突破 [6] 智能制造与生产效能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至2026年投入11.96亿元聚焦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 [5] - 通过“智改数转”每年可节约制造及运营成本约2000万元,产品不良率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5] - 减速器车间新改造3条生产线后,生产效率和产能均提升约25%,目前月均产能约6万套 [5] - 2000年成立研发中心,2003年已形成年产500万支挺柱能力 [2] 产业链延伸与新业务发展 - 机器人智能电关节产业是公司现有技术的自然延伸,汽车减速器的“微米级加工精度”技术可节省约40%的机器人减速器研发时间 [7] - 公司拥有70余人的机器人研发团队,攻克了厚度仅0.2毫米至0.5毫米的柔轮技术壁垒,实现全链条突破 [7] - 公司每年采购金额约30亿元,其中绵阳本土供应商占比约30% [8] 企业文化与人才管理 - 企业文化概括为“拼搏奋斗、追求卓越” [2] - 公司打破“论资排辈”,对年轻员工开放管理层竞聘,5人经营班子成员中有一位30多岁,管理产业资产规模约13亿元 [4] - 减速器返修车间熟练工每天完成50台减速器返修,每月过手零件接近7万个 [3]
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