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纳与调控技术 - 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电网协同中的应用,提升对分散资源的动态感知能力[1] - 攻关灵活调节技术,创新应用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路线,加快突破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2] - 推广应用状态感知技术和海量源网荷储资源聚合控制技术,完善新能源基地协同调控[1] - 推动新建抽水蓄能电站具备变速调节能力,深化虚拟电厂协调运行控制技术应用[2] 电力市场机制建设 - 研究推动新能源、用户等主体参与跨省跨区电力市场直接交易,完善适应新能源参与的市场规则体系[3] - 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通过聚合、直接交易等模式参与电力市场[3] - 完善电力市场限价等机制,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消纳的作用[3] - 积极推动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推进“电—证—碳”市场协同,科学反映新能源环境价值[3]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目标 - 到2030年,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基本建立,新增用电量需求主要由新增新能源发电满足[4] - 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4] - 到2035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4] 重大应用场景培育 - 广东省将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重大应用场景[5] - 科技部将全链条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实行同设计、同推进、同考核[6] - 安徽省推动实施量子信息千家场景行动,到2025年年底落地近300个应用场景,到2027年落地1000个应用场景[7][8] - 国家发改委将推出应用场景清单,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重大场景和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10] 场景应用协同与保障 - 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强化高价值场景供给,拓宽场景开放广度深度,提升场景应用保障能力[9] - 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需加强协同,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多场景融合[11] - 以多式联运为例,通过实现海运、铁路、内河航运集装箱标准一致,可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11]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重大场景、高价值的小切口场景;两部门研究推动新能源、用户等主体参与跨省跨区电力市场直接交易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11 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