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总量增长 - 自2018年产改实施以来,江苏技能人才总量增长10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增加65.1万人 [1] - 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提升117人 [1]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 扬州职业大学与晶澳太阳能、比亚迪等产业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成立扬州"341"现代产业产教联合体 [2] - 江苏全省已建成27个国家级、26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3市培养学徒超10万人 [2] - 淮安组建45个校企合作专班,设立8家工匠学院分院,太仓推行"双元制"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获得德国AHK职业资格证书 [2] - 江苏工匠学院(东吴)累计为企业定制化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超3000人次 [2] 精准赋能培训体系 - 徐州市整合40所职业院校、24家工匠学院、128家社会培训机构和龙头企业培训中心,构建覆盖广泛的培训体系 [3] - 徐州市职业院校将推进40个现代学徒制项目,培养1.2万名学徒,工匠学院计划通过订单式培训助力5000名工人技能跃升 [3] - 南京市建成1家省级、28家市级、7家区级工匠学院,布局"小课堂"网络体系形成"15分钟技能学习圈" [3] - 南京市598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与142名"南京工匠"联动,将先进技术转化为便民课程 [3] 职工学历提升与培训支持 - 江苏工会累计发放"求学圆梦"补助2.44亿元,助力33万名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提升学历 [4] - 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针对性培训 [4] 以赛促育与人才评价机制 - 江苏玻纤产业工匠学院举办两届全省玻纤及制品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5000余名职工参与,5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近20人获评技术能手并晋升技能等级 [5] - 全省工会年均组织各类竞赛600余项,近万名选手通过竞赛晋升技能等级 [6] - 镇江市将竞赛拓展至航空航天等8条重点产业链,计划通过竞赛催生高技能人才5000名以上 [6] - 江苏落实"新八级工"制度,已产生252名特级技师、26名首席技师 [6] - 徐州市在60项市级竞赛中推行"一赛多证",组织徐工集团等35家企业开展自主认证,全年计划完成技能评价不少于6万人 [6]
江苏推动技能人才成长与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
新华日报·2025-11-11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