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0月份标品信托成立规模环比增长12.86%‌
证券日报·2025-11-11 07:23

行业核心观点 - 信托行业在重磅新规推动下加速向标品信托业务转型,非标信托业务收紧为大势所趋[1] 资产管理信托市场表现 - 10月份资产管理信托发行数量2208款,环比下降9.39%,但同比增长19.87%,发行规模1107.32亿元,环比下降12.99%,但同比增长25.52%[2] - 10月份资产管理信托成立数量1651款,环比下降27.71%,同比微增0.61%,成立规模605.16亿元,环比下降14.62%,但同比增长28.95%[2] - 非标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下降18.72%,发行规模环比下降19.81%,成立数量环比下降37.12%,成立规模环比下降22.78%[2] - 标品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微降1.23%,但发行规模环比增长1.00%,成立规模环比增长12.86%[2] 市场表现驱动因素 - 国庆中秋假期导致节前非标项目集中落地,10月份工作日缩短,资金募集周期拉长,产品成立节奏中断[3] - 9月份实施的预登记新规影响,10月份非标信托转头下行,但标品信托业务逆势上行[3] 行业监管政策演变 - 2023年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厘清资产管理信托等业务边界[4]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意见,明确加强信托业务全流程监管[4] - 2025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全面强化信托业务监管要求[4] - 2025年10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发展[4] 政策影响与行业转型方向 - 新规推动行业脱离传统非标业务模式,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源,竞争转向以投研能力、合规水平为核心[4] - 《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明确禁止通道业务和资金池业务,限制非标债权投资范围与结构化产品杠杆水平,定位为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不超过200人[4] - 行业有望通过夯实投研基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实现从“规模导向”到“质效优先”的转型,在大资管市场中打造差异化竞争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