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电转换效率超27%,国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再获重要进展
选股宝·2025-11-11 07:45

技术研发进展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团队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达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1] - 钧达股份与合作伙伴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到32.08%,居于行业领先水平[3] 产业化与成本分析 - 钙钛矿工艺流程较短,易于扩大生产,当前百MW级量产成本约为1-1.5元/W[1] - 预计GW级量产成本有望降至0.8元/W以内[1] - 在百MW级产线成本中,玻璃等封装材料占比超过30%[1] 设备市场前景 - 百MW级产线的设备总投资额约为1.2亿元,其中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的投资比例约为50%:25%:15%:10%[1] - 后续GW级产线的设备投资额预计约为7-10亿元/GW[1] - 镀膜设备价值量最高,占据投资绝大比例[1]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到2030年,钙钛矿产能有望达到100GW以上,组件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2] - 预计2030年钙钛矿组件产量约为45GW,对应玻璃市场空间122.8亿元、封装材料市场46.5亿元、靶材市场49.8亿元[2] - 预计到2035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0GW,对应玻璃市场310.6亿元、封装材料市场117.5亿元、靶材市场12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8%[2] 下游应用渗透 - 下游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预计在分布式场景中,钙钛矿技术到2030年有望率先实现5.6%的渗透率[2] - 在地面市场的应用将逐步拓展[2] 相关公司动态 - 曼恩斯特的钙钛矿产品订单涵盖GW级、中试以及实验型的单结、叠层涂布系统,其GW级钙钛矿涂布系统在国内竞争优势显著,已拥有多台订单[3] - 曼恩斯特的技术能够帮助客户推进超大面积钙钛矿组件的商业化进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