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荆智康」获近亿元天使轮融资,加速AI医院系统开发及落地 | 36氪首发
36氪·2025-11-11 08:04

公司融资与背景 - 公司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星连资本领投,英诺天使和尚势资本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紫荆AI医院系统的研发、迭代与升级 [1] - 公司成立于2024年9月,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孵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刘洋发起,并获得清智资本种子轮投资 [1] 核心技术:AI医院系统 - 核心逻辑为模拟真实医院设施和流程,构建超拟人、广分布、多样化的AI患者以满足初始训练数据需求,进而开发具备自我进化功能的AI医生,最终打通用户全周期健康管理 [1] - 采用“基于拟像的可进化智能体”技术路径,利用“大模型+医学知识库+少量病例库样例”通过多步逆采样自动合成病例,并将合成病例转化为AI虚拟患者 [2] - 已构建超50万个AI患者,覆盖不同国家、年龄段与疾病类型,作为训练AI医生的重要补充路径 [2] - 团队设计了特定的记忆与反思算法机制,使AI医生能在问诊闭环中积累“经验”,其能力进化曲线初步符合规模定律 [3] - 已研制42位AI医生,在国际权威MedQA数据集上准确率超过96%,超过人类医生平均水平 [3] 产品功能与进展 - 产品设置患者端APP、医生端工作站和医院系统三个端口,实现“院前-院中-院后”全周期闭环管理 [3] - 诊前患者可线上挂号并通过AI机器人完成智能预问诊、生成结构化病历;诊中AI医生为真人医生提供检查、诊断建议;诊后系统管理患者健康档案并提供咨询与解读服务 [3] - 紫荆AI医院系统于2025年6月30日发布,并于同年8月在清华大学医院部分科室开展内部测试 [4] - 计划于2025年底开展系统公开测试,测试范围将从北京扩展至全国更多城市,涵盖不同等级医院及更多科室 [4] 行业背景与政策 - AI赋能医疗领域长期面临数据资产合规性、产品商业化落地等痛点 [1] - 2025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司发展方向与文件精神高度契合 [4] 投资方观点 - 投资方认可公司在技术上具备原创性突破,其“虚拟医院+可进化智能体”技术路径突破了医疗数据瓶颈 [5][6] - 投资方看好公司通过智能体技术重塑医疗效率与公平性,以及其背靠清华资源与享受国家政策红利的优势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