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代步工具”到“智能空间” 电动化智能化驱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11-11 08:10

行业宏观数据与趋势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4.6亿辆[1] - 国产新能源汽车连续多年保持全球产销量第一[1]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从“入局”到“破局”,从模仿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4] - 行业竞争加剧,传统车企凭借底盘、车身结构等长期积累坚守阵地,跨界玩家如小米、华为、京东等依靠智能化、大数据优势与良好用户体验异军突起[5] 产品技术变革与消费者需求 - 新能源汽车凭借电机驱动方式,在“零百加速”动力输出方面达到甚至超越传统燃油车水平[3] - 购车人除关注电池续航里程外,还重点关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交互体验及生活服务功能[3] - 智能网联汽车重新定义汽车概念,使其从代步工具转变为“移动的智能空间”,具备对话、旅居等功能[1][3] - 电动化是承载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基础,并与全球碳中和目标相契合[5]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实现“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5] - 国家能源局推动“开绿车、用绿电”,开展车网互动试点,让电动车化身“移动充电宝”,参与电网“削峰填谷”[5] -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探索共同推动行业发展[5] - 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升级,并带动汽车制造、能源消费全产业链变革[6] 行业地位与工业化新指标 - 中国已证明是汽车大国,新能源领域的突破为其向汽车强国迈进奠定了基础[1] - 汽车普及率不仅从生产能力、效率维度展现国家工业化水平,更从集成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以及生产端理念、消费端态度等多维度呈现国家工业实力,成为新型工业化水平的衡量指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