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争夺战”对国际市场影响有多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11-11 08:10

文章核心观点 - 能源转型与人工智能发展推动铜需求激增,同时供应端受矿难、地缘政治等因素干扰,导致全球铜供应紧张,引发多国围绕铜资源、加工能力及产业链主导权的综合竞争 [1][5][8][10] 铜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国际铜价大幅上涨,涨幅超过四分之一,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铜期货价格在10月29日盘中触及每吨11146美元的历史新高 [2] - 价格上涨主要驱动因素是大型矿场生产中断及主要生产商下调产量预测引发的全球供应担忧 [2] - 高盛将铜称为"新石油",强调其在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中的核心地位,是实现净零排放路径的关键 [3] 铜的需求增长领域 - 电动汽车领域是铜需求的重要增长点,每辆电动汽车用铜量约80千克,是传统燃油车的4至5倍 [4] - 清洁能源领域消耗大量铜,每兆瓦装机容量的光伏系统约含5.5吨铜,一台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最多可含4.7吨铜 [4] - 人工智能发展依赖的数据中心耗铜量巨大,微软在芝加哥的数据中心每兆瓦用电量消耗27吨铜 [4] - 铜的消费结构为:建筑46%,电气21%,交通16%,其余17%用于消费产品及工业机械设备 [3] 铜的供应短缺现状与原因 - 机构预测供应短缺严重,国际铜研究小组预计明年全球将出现15万吨供应短缺,国际能源署预警到2035年供应量可能比需求量少30% [5][6] - 供应脆弱性成因包括:全球50%以上铜储量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刚果(金)和俄罗斯五国,易受政治经济因素干扰 [6] - 浅层易开采矿枯竭,深层开采成本飙升,新增资源有限,探明储量消耗快 [7] - 新矿从勘探到投产周期长达约15年,投资增长难以匹配需求增速,贸发会议警告需在2030年前新建80座矿山及2500亿美元投资以满足未来需求 [7] 多国保障铜供应的策略 - 美国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旨在推动铜产业回归本土,并通过《国防生产法案》将铜列为关键矿产,联合盟友构建"矿产联盟" [8] - 印度推出战略计划吸引外资建立冶炼厂和精炼厂,目标到2047年减少进口依赖,并在与智利和秘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加入铜的专门章节 [8] - 日本通过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机构参与巴基斯坦雷克迪克铜矿项目,计划提供3亿美元贷款 [9] - 加拿大将两座铜矿开发列入"国家建设"快速通道项目,多家矿企转向铜矿开发 [9] - 中国进口全球60%的铜矿,冶炼全球超过45%的精炼铜,"十四五"以来在青藏高原累计新增铜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 [9] 铜的物理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 铜兼具卓越的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耐腐蚀性等特性,使其在基础经济部门被大量运用 [3][4] - 铜可以无限循环利用而不降低性能,这一可回收特性在环保担忧加剧的背景下愈发关键 [4] - 若没有铜,电机、变压器和电缆等部件将需要更多其他材料才能实现相同输出效果,难以被更便宜的替代品完全取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