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重大价值
经济日报·2025-11-11 08:55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 -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标志着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1] -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理论的认知框架 [2] -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2] 生产力要素的新内涵 - 劳动者群体需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转变,成为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高效运用的重要力量 [2] - 劳动资料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下迭代升级,拓展了劳动工具的边界 [2] - 劳动对象从农业和工业时代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料,拓展至数据等非实体形态的新型生产要素 [3]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力 - 新质生产力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多维度创新的主导作用 [4]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4] - 需形成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局面,要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4]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7] - 新质生产力旨在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 [7] - 需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7]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 -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 [5] - 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跃升 [6]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