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产业(辽宁) - 2025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在大连举办,期间大连市与三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并成立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1][2] - 2024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0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4127万千瓦,连续四年全球第一,辽宁与山东、浙江、福建同处百万千瓦级装机规模的第二梯队[3] - 国家能源局已批复辽宁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0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310万千瓦,目标形成渤海湾和北黄海两个超500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5] - 辽宁拥有2177公里海岸线,年均风速7.5米/秒以上,可开发风能资源超5000万千瓦,被誉为“海上风电黄金带”,计划打造产值超千亿级的装备制造集群[5]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指导意见,明确将科学布局海上风电,继续推动近海开发并有序建设深远海风电基地[6] 化工园区竞争力榜单 -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名单,包含4家竞争力卓越园区和70家优势园区[14][15][16] - 竞争力卓越化工园区包括: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卓越)、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产业卓越)、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卓越)、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卓越)[15] - 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有39家园区入选,占比52%,其园区行业分布呈现明显区域特征,华东、华中与西南地区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主,华北、西北等地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为主导[19] - 辽宁省有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及精细化工园区、大连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等多家园区入选优势化工园区名单[18] 其他区域产业动态 - 安徽省推动实施量子信息“千家场景”行动,计划到2027年落地1000个量子科技应用场景,2024年底前将落地近300个应用场景[12] - 西藏自治区2024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124.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4%,增速位列全国第一,其中第一、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分别达20.05%和18.36%[13] - 山东省发布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力争到2028年建设成为全国机器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未来产业先行地[10] - 青岛市发布邮轮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目标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旅游目的地,构建“文旅商产”四位一体的现代化邮轮经济体系[11] - 北京市发布实施意见,目标建设国家数据管理中心、资源中心及流通交易中心,打造国家数据科技创新策源地,到2029年使数据要素成为城市竞争新优势[9]
城市24小时 | 这个东北省份,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11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