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行业紧抓低碳转型“窗口期”
中国化工报·2025-11-11 13:48

全球碳中和趋势与共识 - 全球已有165个国家宣布碳中和计划,覆盖88%的全球碳排放和90%以上的经济总量[2] - 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约380亿吨的历史新高[2] - 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供应链变革和大国博弈的焦点,欧美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形成新型绿色贸易壁垒[2] 中国减排目标与能源转型路径 - 中国提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3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1] - 能源系统将步入加速转型的关键期,未来10年是重要窗口期[1] - 能源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包括发展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减碳两大方向[3] - 新能源消费在十五五期间预计增长约42%,年均增长7.2%,将贡献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55%以上[3] 能源行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 火电面临能源保供和减排降碳的双重压力,2025年前三季度火电发电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发电量65%[3] - 新能源发展存在消纳不均衡问题,部分省区弃风弃光比例偏高,大基地建设运营存在制约[4] - 新能源项目收益不足,绿电、绿证环境权益收益偏低,全社会共担能源转型成本的观念和力度不足[4] - 降碳技术创新动能与发展实践不足,CCUS运营成本高,应用场景少,在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无法疏导成本[4] 企业转型战略与具体实践 - 能源企业需向综合供应商转型升级,加强与新能源全链条、全过程融合发展[5] - 国家电投推动绿色能源与化工、金属冶炼等深度融合,建设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6] - 国家能源集团攻坚绿色低碳技术,取得CCUS全场景应用等科技成果,建成全球首台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6] - 中国石化布局生物燃料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拥有SRCA生物柴油技术,建成10万吨/年生物航燃装置,预计到十四五末己内酰胺年总产能将突破220万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