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欧洲敲响警钟:中国反制有手段,欧盟自主是关键
搜狐财经·2025-11-11 15:52
中美会晤成果与实质 - 中美高层会晤达成共识包括共同打击芬太尼走私、降低部分关税以及推迟稀土管制等措施[1][3] - 会晤成果缺乏细化的执行条款和约束力 实际效果可能大打折扣[3] - 核心矛盾如科技领域竞争和地缘政治分歧未触及 会晤仅为中美博弈的"中场休息"[3][4] 中国对美策略转变 - 中国对美应对方式从被动转为主动 通过稀土管制和调整农产品贸易等手段回应美国加征关税[8] - 中国在长期博弈中展现出底气 稀土成为重要筹码 其在全球高端制造业供应链中具有短期内不可替代的地位[8] 欧洲企业的风险与依赖 - 欧洲的关键行业如德国汽车制造业和法国航空业 其供应链依赖中国的稀土和市场[10] - 中美博弈升级将使欧洲企业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每年几千亿欧元的对华贸易额使欧洲经济利益面临严重损害风险[10] 欧盟的战略选择与产业影响 - 欧盟意识到战略自主的重要性 通过《欧洲战略自主法案》推动产业链"欧洲化"以减少对外部关键资源和技术的依赖[10] - 全球贸易格局转向更依赖关税和行政手段 欧盟需强化内部市场整合和产业竞争力以应对变革[10][14] - 欧盟需构建"多元平衡"的对外政策 保持与中国的务实合作但不完全依附美国 以守住核心利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