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331亿美元,营业利润达到167.5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1] - 营业利润率已回升至50%以上,此前一度跌至40%左右 [1] - 季度晶圆出货量在2025年第三季度达到创纪录的409万片,完成V型复苏,此前峰值在2022年第三季度为397万片 [5] 行业竞争地位 - 331亿美元的季度销售额在半导体公司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英伟达(467亿美元),远超三星(232亿美元)、SK海力士(181亿美元)、博通(160亿美元)和英特尔(137亿美元) [3] - 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晶圆代工企业 [3] 制程节点业务分化 - 销售额的迅猛增长主要得益于3nm和5nm等先进制程节点,而7nm及更成熟制程节点销售疲软 [7][9][10] - 5nm和3nm生产线几乎满负荷运转,但7nm制程的利用率要低得多 [7][16] - 7nm制程销售额在2022年第二季度达到峰值54.5亿美元后,在2023年第三季度回落至约27.6亿美元,此后未达峰值水平 [13] - 7nm制程晶圆投入量在2021年第二季度达到峰值48万片,到2025年第三季度下降到29万片,约为峰值的60% [20] 业务结构转变 - 公司核心业务从依赖智能手机转向以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为中心 [7][23] - 到2025年第三季度,HPC业务占比达到57%,智能手机业务占比为30% [23] - HPC产品销售额在2025年第三季度达到约189亿美元,并有望接近200亿美元,而智能手机销售额未能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23] 客户结构演变 - 2020年前十大客户以智能手机相关公司为主,前四名(苹果、海思、高通、联发科)合计份额约57% [26] - 2025年前十大客户中,人工智能半导体相关公司占据七席,合计份额约52%,包括英伟达(22-25%)、AMD(约10%)、谷歌(约5%)、微软(约4%)、亚马逊(约3%)等 [27] - 主要客户从苹果转向英伟达、AMD、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人工智能平台提供商 [28] 技术优势与竞争壁垒 - 公司拥有超过150台极紫外(EUV)光刻设备,占全球累计EUV设备数量(309台)的50.8%(157台) [30][31] - 运营大量EUV设备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诀窍是公司强大竞争力的核心源泉 [7][31] - 自EUV技术应用以来,每次推出新的先进工艺节点(如7nm+、5nm、3nm),季度销售额均增加约100亿美元 [9] - 三星(76台)、英特尔(35台)等竞争对手在EUV设备数量和经验上存在显著差距,难以在短期内赶超 [7][30][32]
汤之上隆:台积电的竞争力,来自超150种EUV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