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力短缺现状 - 美国面临严峻的电力短缺问题,已演变为AI与人类抢电的局面[7] - 电力用户平均停电时长高达662.6分钟,比过去十年几乎翻倍[9] - 过去三年美国平均电费价格上涨25%,北弗吉尼亚地区电费成本上涨13%[8][11] 电网基础设施老化 - 70%的输电线使用已超过25年,电网设施处于典型生命周期尾部[8] - 长期投资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新增电源接入电网流程漫长复杂[8][11] - 等待并网的项目排队时间三年起步,能源部拟推新法案压缩数据中心供电机组审批时长至1-2年[11] 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 - 微软CEO承认采购的GPU因数据中心电力供应跟不上而闲置[1] - 英伟达总部所在地两大数据中心因电力供应不足可能闲置数年[3] - 未来5年满足AI基建需求至少要50-80GW,相当于4座三峡装机容量[14] 传统能源解决方案瓶颈 - 天然气发电占美国发电量一半,但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核心供应商产能接近极限[15][18][21] - 通用电气能源在手订单需约四年消化,新增订单交付周期排至40个月后[21] - 核电工期长达5-6年,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无法满足当前AI大基建时间需求[22][23] 可再生能源政策限制 - 光伏+储能系统成为解决电力饥渴的唯一有效路径,全生命周期发电成本低于新建燃气电厂[6][27] - 中国光伏组件和2小时储能系统生产成本约每瓦30美分,但受关税壁垒和《大而美法案》限制难以进入美国市场[27][29] - 美国本土储能企业Powin因关税供应链扰动破产,本土能源企业被迫囤积中国电池应对政策不确定性[30] 电力危机影响范围 - 人均耗电量是世界平均水平五倍的美国,每年人均停电时间接近十一个小时[10] - 火电机组计划退役50GW容量暂缓退役以缓解供电压力[25] - 比特币矿场改造为数据中心仅提供10.3GW存量电力,无法解决根本问题[26]
美国电荒发酵:除了储能,无牌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