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状况与债务压力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56.12亿元,其中50.52亿元处于受限状态,受限比例超过90% [1][3] - 受限资金中45.02亿元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其银行承兑保证金比例高达95.13%,远超TCL中环(12.28%)、隆基绿能(26.35%)、弘元绿能(32.6%)等同行,行业平均值仅为39.16% [3][4][5] - 同期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合计89.03亿元,剔除已贴现未到期票据后余额为53.39亿元,远超可自由使用的货币资金规模 [6]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2025年上半年,光伏新能源板块的第一大客户“公司B”同时也是该板块的第二大供应商,公司向其销售4.53亿元硅片及方棒,同时采购2.79亿元硅料 [1][7] - 另一大客户“公司A”在2024年是第三大客户,2025年上半年是第二大客户,公司与其下属子公司存在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情况 [7] - 客户与供应商身份重叠的模式存在潜在的依赖风险,若该客户/供应商经营异常或故意压价、抬价,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易受质疑 [9] 业务转型与经营表现 - 公司业务从最初的空调安装、节能节水设备,于2021年转型进军硅片和组件,到2024年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已高达75% [10][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新能源板块毛利率持续为负,达-11.1%,同期存货余额16.23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6亿元,其中光伏板块计提比例26.01%,高于部分同行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母净利润亏损5.44亿元,延续2024年一季度以来的亏损态势 [16] 战略调整与未来规划 - 2025年10月,公司终止2023年度定增方案,新推出规模缩水近50%的定增方案,拟募资不超过12.92亿元,投资方向从光伏制造转向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和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等项目 [14] - 公司将氢能装备制造作为转型重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碱性水电解槽,电解槽频签大单,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16] - 公司实控权已于2023年11月由创始人缪双大移交其子缪文彬,新一代掌舵者提出改善光伏主业盈利、突破绿电制氢规模等脱困思路 [16] 历史分红与股权结构 - 公司自2003年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36.24亿元,上市22年分红20次,累计现金分红40.89亿元 [1][19] - 公司前三大股东均为缪双大家族企业,合计持股比例超50%,这意味着超过半数分红(超过20亿元)进入了缪氏家族 [19]
双良节能50亿资金受限,缪氏家族的“光伏梦”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