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框架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3项政策举措,可归纳为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三个方面 [2] - 民间投资是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风向标,对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具有重要作用 [3] - 建立健全跨部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和各地方细化实化相关政策举措 [3] 重点领域准入与持股 - 《若干措施》提出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持股比例可在10%以上 [3] - 政策聚焦重点领域、突出具有一定收益、加强专项论证、强调结合实际、具备条件的项目支持提高持股比例 [3] - 国家能源局将完善民营企业参与核电、水电、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等重大项目长效机制,研究论证持股比例 [4] 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支持 - 国家发改委将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支持民间资本有序流向高价值服务行业 [2] - 支持民间资本更多投向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聚焦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等重点环节 [5] -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附加值更高的科技服务业等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5] 融资渠道与REITs发展 - 国家发改委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截至目前已向证监会推荐18个民间投资项目,14个项目已发行上市,发售基金总额近300亿元 [6] - 民间投资项目成为多个领域的“首单”项目,发挥良好示范带动效应,下一步将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上市 [6] 数字化转型赋能 - 支持民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第三方服务商建设综合性数字赋能平台,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数据堵点,开展跨领域数据融合应用 [7] - 加快培育一批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更多民营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升级改造 [7] - 国家数据局将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重大工程,拓展城市智能中枢、智慧感知体系等建设投资空间,探索合同数据服务新模式 [8] 行业影响与效率提升 - 政策发布可增强民营企业信心、拓宽投资空间、推动形成多元主体竞争格局、提升整体资源配置效率 [4] - 民企进入科技服务业可促使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技术团队,积累知识产权,从“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6] - 支持民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推动“轻量级、低成本”数字化解决方案普及,帮助中小制造企业降本增效 [8]
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按下“加速键”
北京商报·2025-11-11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