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大系”储能黑马冲刺港股:20天估值大增44亿,却遭证监会追问
搜狐财经·2025-11-11 21:16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程 - 成立仅6年的储能公司果下科技于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由85后江南大学校友冯立正与刘子叶在上海创立,张晰于2022年加盟[3] - 江南大学校庆是关键转折点,校友陈俊德为首轮注资500万元[4] - 公司已将总部迁回无锡,与当地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的规划相呼应[5]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呈现陡峭增长曲线:2022年收入1.42亿元,2023年3.14亿元,2024年10.26亿元,2025年上半年6.91亿元[4][6] - 利润表现:2022年利润2427.7万元,2023年2814.8万元,2024年4911.9万元,2025年上半年557.5万元[6] - 毛利率出现下滑:报告期各期毛利率分别为25.1%、26.7%、15.1%、12.5%[7] - 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极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4.4%、86.3%、94.1%及87.9%[8] - 经营现金流状况不佳:2022年-3032万元,2023年-7291万元,2024年373万元,2025年上半年-2.04亿元[8] - 截至2025年6月末,现金及等价物仅4668.7万元,短期借款高达3.31亿元[8] 市场战略与区域转型 - 成立初期聚焦欧洲户用储能市场,2022年欧洲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2.1%[4] - 随着中国"双碳"政策落地,果断转型大型储能,2024年大型储能系统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76.6%[4] - 区域市场重心转移:2022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27.9%,2024年提升至79.9%,2025年上半年达81.8%[5] - 欧洲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2.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1%[5] 估值变化与资本运作 - 2024年3月28日,凯博鸿成入股时公司估值16.32亿元[3] - 2024年4月16日,深圳宁乾出资3000万元获得0.50%股权,投后估值达60亿元,20天内估值增长3.7倍[3][6] - 市场观点认为估值暴增可能为未来纳入"港股通"铺路,以吸引内地资金并提升流动性[6] 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 中创新航通过凯博鸿成持有公司股份,凯博鸿成由中创新航等机构持有49.5455%出资份额[9] - 中创新航同时是公司大客户和供应商:2023年和2024年采购电芯金额3502.8万元,销售大型储能系统7140万元[9] - 2024年3月1日签订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采购和订单分配上优先合作[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