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态势 - 储能产业正经历全球爆发期,国内储能电芯供应紧张,头部电池企业工厂处于满产状态 [1] - 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兑现期,刚性缺口集中显现,需求增长由政策补贴、技术降本和能源结构转型三周期叠加驱动 [1] - 新型储能产业已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1] 市场规模与装机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跃居世界第一 [1] - 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2] - 储能累计渗透率尚不足10%,中信建投上调明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期至300GWh [2] 资本市场表现 - 储能概念在资本市场表现火热,多只相关概念股涨停,今年以来已有不少概念股股价翻倍 [1] 技术路线与应用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同时将创新应用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 [2][5] - 储能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配套设施,能解决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波动性问题,保障电力持续稳定输出 [2] - 政策支持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对新能源适配能力,挖掘新能源配建储能调节潜力,提升利用水平 [5] 海外市场拓展 - 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暴增,今年1月至6月新获199个海外储能订单/合作,总规模超160GWh,同比增长220.28% [6] - 海外需求激增动力包括AI数据中心建设催生额外电力需求,以及部分海外地区电网设备老旧、输电网络投资不足 [6] - 中国企业出海从产品输出进阶为技术标准输出和生态模式输出,实现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的跨越 [7] - 例如亿纬锂能投资不超过86.54亿元在马来西亚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以促进海外业务扩张 [7] 产业链影响 - 储能产业火热已蔓延至相关产业链 [3] - 储能将带动锂电需求明年增速超过30%,对应材料、电池、集成环节均存在投资机会 [4]
国内外需求共振 储能产业迎全球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