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布与核心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1] - 《若干措施》提出了13项政策举措,旨在从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三大维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1] - 政策目标是将民间资本参与从“可选项”变为“应选项”,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 当前民间投资表现 - 受国际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有所放缓[1] - 前三季度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的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保持稳定增长[1] - 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 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瓶颈 - 民营企业普遍面临创新、融资、管理等多重能力瓶颈,投资可持续性不强问题日益突出[2] - 囿于人才、资金、科研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不足,民营企业大多存在创新意愿强但创新能力弱的困境[2] - 由于中试平台和中试服务缺乏,民营企业很难顺利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2] 针对创新瓶颈的政策措施 - 《若干措施》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重大中试平台[2] - 支持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民营企业提供市场化中试服务[2] - 探索简化优化中试基地项目建设前置要件审批程序,以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障碍[2] 针对融资难的政策措施 - 《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符合条件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2] - 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重要行业、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补充项目资本金[2] 政策影响与业界观点 - 政策以量化标准强化刚性约束,从准入到运营、从融资到转型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3] - 政策回应了民间资本“不敢投”、“不能投”的顾虑,并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领域[3] - 民间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预计将随政策落地进一步释放活力,为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提供坚实支撑[3]
13项举措精准发力 激活民间投资新动能
中国经营报·2025-11-11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