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总基调 -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适宜环境 [1] - 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及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将平衡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等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1] 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 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政策执行和传导 [1][2] -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等重点方向 [2] 物价水平与供需改善 - 前三季度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自春节后持续回升,9月份涨幅回升至1%,前三季度同比上涨0.6% [3] - 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三季度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市场竞争秩序优化,供需结构改善 [3]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被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需要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推动实体经济供需良性循环 [2][3] 金融总量指标导向 - 观察金融总量要更多看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指标,这些指标比银行贷款更为全面合理 [4] - 当前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随着基数变大,未来金融总量增速自然下降 [4] - 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提升存量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金投向 [4][5] 汇率与金融稳定 - 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汇率弹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2]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
刚刚 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证券日报·2025-11-11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