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1.2万亿元 房企再出发
行业债务重组进展与规模 - 房地产行业累计化解债务规模超过1万亿元,风险出清进入关键阶段[1] - 截至10月末已有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获批或完成,化债总规模约1.2万亿元[2] - 融创中国约96亿美元境外债重组方案获批准,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2] - 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高票通过,预计可降低债务约117亿美元[2] 债务重组面临的挑战 - 行业仍处修复期销售未全面回暖,资产和现金流优先用于保交楼,债权人分配资源减少[3] - 境外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涉及多个司法辖区不同法律体系,重组设计复杂度成倍提升[3] - 债务展期仅延缓风险,需从根本上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才能支撑未来发展[3] 债务重组方案设计特点 - 方案普遍包含短期现金回购、中期债转股、长期债券置换三类选项[5] - 银行债权倾向保本金加展期,信托非标债权追求快速退出,境外债权接受债转股博取收益[5] - 典型削债比例在40%-70%之间,为改善资产负债表创造有利条件[6] - 龙光集团以商业收益权设立信托,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价值100元信托份额[6] - 碧桂园控股股东将11.48亿美元股东贷款转股,融创中国大股东4.5亿美元无息借款同步转股[6] 房企重组后发展战略转型 - 完成重组后首要任务为强化自身造血能力,加速回款[7] - 开发业务聚焦核心城市改善性需求,经营业务从重资产持有转向轻资产输出[7] - 旭辉控股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路径,聚焦商业地产、核心城市开发、房地产资管三大板块[7] - 碧桂园布局一体两翼战略,以地产开发为核心发展科技建造和代管代建新业务[8] - 债务重组为企业赢得时间恢复经营造血功能,推动行业走出调整迎来修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