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老龄化被明确界定为“灰犀牛”风险,是可见且需积极应对的长期趋势,核心挑战在于将人口压力转化为驱动产业升级与银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1][3] -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养老金融闭环被视为关键解决方案,通过将国民储蓄转化为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耐心资本,形成经济良性循环 [1][4][5] - “十五五”期间是我国老龄化水平提升速度最快的五年,也是养老金融发展的核心窗口期,需多维度优化制度设计以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1][2][3] “十五五”养老金融新趋势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1亿人,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4亿人,人口结构深刻变革推动储蓄养老时代向投资养老时代迈进 [1][3] - 科技革命成为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命基因等领域的突破为养老金投资带来新产业机会并创造长寿时代新需求 [3] - 低利率环境成为新常态,票息类资产收益处于历史低位,提升长期资产创造能力是养老金管理穿越周期的重要课题 [3] 构建养老金融闭环的机制 - 养老金融是打通国民经济与民生循环的枢纽,将国民储蓄等存量资源转化为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耐心资本 [4] - 养老金等长期资本能作为“耐心资本”注入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产业,解决产业升级中资本耐心不足的问题 [4] - 养老金投资支撑的医药健康、人形机器人、智能养老设备等产业发展将反哺老年人,释放银发消费潜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4][5] - 闭环的基础在于将银行存款转变为养老金,把债权资金变成股权资金,把短期储蓄变为长期耐心资本,利用复利效应夯实社会财富储备 [5] 当前养老金融发展的瓶颈与多维解决方案 - 存在税收激励工具不足、个人养老金制度对中低收入群体吸引力不足、中小企业年金覆盖面极低、住房资产难以转化为养老现金流、第一支柱“一支独大”等多重瓶颈 [6] - 解决方案需坚持三个结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相结合;创新链、资金链、产品链和人才链相结合 [6] - 具体措施包括引导金融行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展全球组合投资,开发REITs、实物给付型产品,引导资金投向未来科技、智慧养老和养老社区等 [6] 保险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方向 - 保险业价值定位正从“风险保障提供者”向覆盖“医、护、康、养、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者升级,从“财务补偿者”向“养老生态整合者”转变 [7] - 政策层面需夯实基本养老保险长期投资,推广年金自动加入机制以扩大第二支柱覆盖面,丰富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以激活第三支柱 [7] - 资产端需服务国家战略,锻造跨周期投资与资产创造能力,产品端需融合保险保障、资产增值与全场景康养服务,构建一体化生态 [7]
当“十五五”遇上老龄化提速 养老金融如何拆解“灰犀牛”难题
搜狐财经·2025-11-12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