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与转型方向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5月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并鼓励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1] - 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从2015年末的8.4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末的36.74万亿元,但在规模扩张后面临经营理念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衡及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挑战 [1] - 2025年10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旨在明确产品定位、强化风格稳定性管理,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3] 行业挑战与投资者回报 - 2020年至2024年期间,非行业股票基金和行业股票基金的年化回报率分别为6.67%和3.68%,但投资者实际获得的年化回报率仅为4.03%和-1.38%,存在显著的“剪刀差” [2] - A股市场高波动性是原因之一,例如中证800全收益指数过去15年累计收益率为53%,但若剔除涨幅最大的5个月,累计收益率骤降至-28% [2] - 基金产品定位模糊及投资者教育不足也是导致投资者实际收益与基金业绩差异的重要原因 [2] - 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超8000家,单个基金经理研究覆盖广度深度有限,同时行业管理规模超36万亿元,需要更多元化的收益来源,投研能力亟需团队化升级 [3] 公司投研体系构建:专业化 - 公司将投研领域分为超80个细分领域,全面覆盖权益、固收、量化等业务板块,鼓励研究人员在特定领域长期深耕 [5] - 公司科技研究团队拥有13名研究员和11名基金经理,每人都有精专的细分方向,通过“做窄、做深、做久”的模式为组织提供持续、多元的“阿尔法”来源 [5] - 公司推行“10+10”人才培养计划,即一名成熟的股票基金经理需要十年研究积累加上十年投资实践,研究一个行业需3-5年,贯通多个行业需十年,投资生涯需经历至少两个完整牛熊周期(约十年) [5][6] 公司投研体系构建:工业化 - 工业化的核心是推动“投资理念和投资流程的一致性”,公司推行如“五要素选股模型”等标准化工具,提升沟通效率 [6] - 多资产团队打造的“MARS工厂”模式将传统“固收+”产品管理升级为可复制的工业化流程,其核心是多元配置解决方案,流程分解为“设计、生产、组装和检测”四个环节 [6] - 该模式以可预期的风险回报为导向,以可复制的资产配置流程为支撑,系统性地解决收益波动过大、业绩不可预期等问题 [6] 公司投研体系构建:数智化 - 数智化包括“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层面,数字化是将海量信息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形成“数据资产”,智能化是将选股逻辑、投资方法论转化为系统模型 [7] - AI的融入深刻改变投研工作,通用大模型负责基础信息处理,自有训练模型专业知识性更强,可精准输出预测目标并生成策略信号 [7] - 数智化旨在保质保量满足大规模社会资金管理需求,实现经验的固化与复制 [7] 公司实践成效与服务 - 凭借投研体系工业化升级的先发优势,公司在13家权益类大型基金公司中近十年绝对收益业绩排名第3;在14家固收类中型公司中近三年和近七年绝对收益业绩均排名第1 [1] - 公司发布服务公约,提出“常走动、常分享、常沟通、常创新”四大服务准则,自2006年成立以来累计举办超3000场线下交流活动 [8] - 公司服务IP牛欧欧在线上平台陪伴超250万用户,播客平台用户近一年收听时长超4000万分钟,已为超46万客户提供专属一对一服务,并于2021年引入AI智能客服 [8] - 公司在产品端创新,如2013年推出行业首只支点式对称浮动管理费基金,并参与浮动费率产品创新试点和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发行 [9]
以“工业化”提升核心投研能力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中国证券报·2025-11-12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