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独裁!只认美元,暂停人民币、欧元、英镑等货币金属期权交易
搜狐财经·2025-11-12 04:15

伦敦金属交易所政策调整 - 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自11月10日起全面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受影响货币包括人民币、欧元、日元、瑞士法郎和英镑,仅保留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1][3] - 交易所给出的官方理由是商业效率考量,声称非美元合约长期成交低迷,维持运行的成本已高于收益[3] 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与市场反应 - 分析认为该政策实质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围剿”,根本目的是利用伦敦金属交易所在全球金属定价体系中的传统垄断地位(近70%的金属交易基准价参考其定价)来遏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6] - 政策被批评为“金融独裁”,强制市场参与者承担额外的汇兑成本与汇率风险,增加了逃离美元体系的难度,违背了西方宣扬的“自由选择”市场原则[6] 非美元货币的市场活力与现实依据 - 与交易所论断相反,人民币在全球金属交易中的使用量在过去几年间实现了接近三倍的惊人增长[4] - 市场结构发生深刻转变,中东地区约有38%的金属长期协议订单,非洲亦有约32%的订单,已经转向采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6] 对行业格局与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 - 该政策可能适得其反,非但不能阻止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增长势头,反而会极大地激励和加速替代性金融基础设施与定价中心的崛起,例如中国的上海期货交易所[7][9] - 一个关键的“人民币闭环”趋势正在形成,即中东石油生产国向中国出售原油收取人民币,再利用这些收入购买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或金属资源,这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美元体系之外开辟了基于双边贸易协议的本币结算闭环[10] - 作为世界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和核心生产国,中国在全球金属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推动人民币计价提供了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10] - 预计未来将目睹更多区域性交易平台的蓬勃发展,不同货币在特定商品领域的定价权争夺将愈演愈烈,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向更加多元化、更具韧性的方向演进[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