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想高价卖金 熔后少近2克
搜狐财经·2025-11-12 04:39

事件概述 - 市民杨女士在通过上门回收服务出售黄金手链时遭遇疑似骗局,一条标签重量为7.5克的手链在回收人员检验熔炼后,重量减少近2克至5.68克 [6][8] - 回收人员最初报价为每克912元,高于同行价格,但在检验过程中以纯度不达标为由提出五折回收,遭拒后将手链全部熔炼 [7] - 事件后续发展中,杨女士的个人信息遭回收方非法获取并用于威胁骚扰 [8] 交易过程分析 - 交易地点约定在小区外的马路边,回收人员驾驶车辆前来,汽车后备箱内存有验金设备 [6][7] - 回收人员检验手链时提出“疑似有杂质”,并使用自带的秤称重显示为8克多,随后通过焚烧、测密度等方式检验,最终将整条手链熔化 [7] - 熔炼后称重显示为7.87克,但经原购买店铺复称,残留物重量仅为5.68克,店铺工作人员指出残留物中可能被添加了铅粉,且可能使用了“鬼秤” [7][8] 行业监管与法律环境 - 根据国务院相关决定,黄金收购许可核准已被取消,黄金制品回收业务无需特定资质即可从事 [10] - 涉事商家“成都瑞森汇奢珠宝店”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导致行政调解无法进行 [9] - 若商家在回收检验过程中采取不法手段导致黄金短少,可能涉嫌盗窃罪,但需要证据证明;非法获取并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0]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律师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专业的企业回收黄金,并在回收时固定相关证据,以避免出现争议 [10] - 对于此类事件,消费者可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但在民事诉讼中需提供能证明商家行为导致损失的充分证据 [9][10]